2016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出炉

发布时间:2016-04-16    热度:

 

   4月12日,2016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发布在浙江新昌隆重召开,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代表课题组公布了品牌价值十强结果。
  在过去的七年里,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联合中国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杂志、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等权威机构,连续开展公益性课题——“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专项研究。
  每年的茶叶品牌价值评估活动及结果,已经成为各地检阅品牌建设成效的重要参考,也已成为中国茶业发展的风向标。
  2015年12月底,2016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进入程序。评估采用科学、系统、量化的方法,经过对品牌持有单位调查、消费者评价调查、专家意见咨询、海量数据分析,最后形成相关评估结果。评估的每一步,都遵循科学、客观、中立的原则,力求为我国茶叶品牌建设提供专业的参考依据。
  参与本次评估的我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总数为108个。经由对参评品牌相关数据的多方审核,课题组最终完成了对92个品牌的有效评估。
  本次评估数据显示,92个有效评估品牌的总价值已超过1338亿元,相较2015年,增长了50亿元。本次评估品牌的平均品牌价值为14.54亿元。品牌价值最高的达到60.04亿元,最低的为0.59亿元。
  2016年评估数据,主要呈现以下三方面特征:
  一、品牌未来收益能力持续提升。
  2014年,所有有效评估品牌的平均品牌强度乘数得分,为77.03分;2015年,平均品牌强度乘数得分增长到81.85分;今年的评估品牌,平均品牌强度乘数得分进一步上升到了84.23分。其中,普洱茶品牌的得分高达99.00分。
  品牌强度及其乘数,是一组表征品牌未来持续收益能力的指标。品牌强度得分的连年增长,表明了我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在区域带动、文脉传承、产业经营、品牌传播、发展趋势等多方面的能力在不断攀升,更有利于保障品牌在未来的持续性收益。
  二、白茶、绿茶类品牌的消费者忠诚度较高。
  本次有效评估的品牌中,白茶类品牌的平均品牌忠诚度因子高达0.97(最高为1),其次是绿茶类品牌,为0.93。比较而言,品牌忠诚度因子较低的是黄茶类、黑茶类品牌,分别为0.81和0.83。
  品牌忠诚度因子的大小,受市场价格波动幅度的大小影响。上述数据表明,在过去的三年间,白茶和绿茶类品牌的市场价格相对稳定,而黄茶、黑茶类品牌的市场价格波动较为明显。品牌忠诚度因子的高低,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黄茶、黑茶类品牌须注意价格波动控制问题。
  三、江南产区茶叶品牌的溢价能力较高。
  数据显示,来自江南产区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平均品牌收益为7183.40万元,是我国四大茶产区中,品牌收益最低的产区。华南产区的平均品牌收益最高,达到12043.87万元。但比较单位销量的品牌收益,对每卖出1公斤茶叶所获得的品牌收益进行比较可见,江南产区茶品牌为87.10元/公斤,来自江北、华南、西南产区的茶叶品牌,其平均单位销量品牌收益分别是26.49元/公斤、24.89元/公斤和17.33元/公斤。
  比较单位面积的品牌收益可见,华南产区的茶品牌的平均单位面积品牌收益为1193.17元/亩;其次是江南产区,为869.28元/亩;江北产区和西南产区对较低,分别是334.13元/亩和270.30元/亩。
  数据充分说明,江南产区的茶产业虽然规模和产量不大,且大多只采摘春茶,但每公斤茶叶品牌溢价能力居于四大产区之首。而华南产区因亩产高,其每亩的品牌收益居于四大产区之首。
  中国茶业的发展,正从群雄割据阶段走向区域融合的时代。随着国家对“中国茶”品牌发展战略的提出,各地也在谋求从区域性品牌走向国际性强势品牌的发展之路。淘宝线上88亿元的茶叶销售额,也昭示着中国茶叶消费正在从传统的消费方式走向年轻化、时尚化。如何在这些变局中,寻求突破,成为至关重要的命题。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以品牌化为核心,形成电商化、金融化、组织化、科技化等多方合力发展,中国茶品牌的辉煌时代,一定会如期来临。